|
惠企惠民打出“组合拳”!高新区发布多项政策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点击上方蓝字,请关注我们!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给补助、企业转型升级给予资金支持、高层次人才提供保障住房或租房补贴……河源高新区一项项惠企惠民政策,推动着众多企业稳步前行,牵动、温暖着千万市场主体和个人的心,激发起他们创业创新的热情与活力。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近年来,河源高新区搭建立体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河源市高新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河源市高新区扶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每年拿出财政七成资金,结合土地、财政贡献留成等,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河源市高新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案例 “危机”中寻找新机遇
《河源市高新区扶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实施办法》
该实施办法提出,园区内工业企业与上一年度产值相比持平或首次达5亿元以上的(含5亿元),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园区内工业企业2020年实现生产销售收入(以税务部门确认数据为准)50亿元以上的,且与上一年度相比实现正增长的,当年给予奖励5000万元;从次年起,年生产销售收入对比上一年度增长10%以上的,当年给予5000万元奖励。 今年4月,关于2020年度河源高新区扶持大型骨干企业项目资金公示结束,10多家企业共获得扶持资金近亿元,每家企业获得扶持资金在3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这项去年9月发布的政策,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案例 政策扶持更利于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去年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企业在生产上或经营上遇到一定的困难,河源高新区出台这样的政策就像‘及时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压力。”河源市中启辰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副总经理张萍来说。 根据河源高新区发布的关于2020年度河源高新区扶持大型骨干企业项资金文件,河源市中启辰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500万元的资金奖励。 “去年9月,河源国家高新区微信公众号发布《河源市高新区扶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实施办法》后,公司严格按要求整理申报材料,申报过程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张萍来说,公司将领到的相关扶持资金用于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引入高附加值产品及建立企业自主品牌产品等。 张萍来表示,该项政策实施让企业对河源高新区的营商环境更有信心,也更有利于企业在疫情期间稳定生产,增加投资扩大产能,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有利于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同时希望此项政策能够延长有效期,支持企业健康发展。 《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 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河源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主动承接与吸纳国内外优质资源和“外溢”人才,聚焦人才升级、环境升级、机制升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为助推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高新区打造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延伸的牵引区和引领河源发展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根据河源高新区2018年发布的《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引进的人才分为六类。比如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并与企事业单位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工作期间提供人才保障住房或每月1500元租房补贴,最长不超过3年。 安居才能乐业。《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探索与开发商合作共建模式,建立集商业、居住、办公于一体的人才小区,面向园区人才租售,强化人才安居保障。对在河源高新区就业满一年且首次在高新区购房的,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大专学历及以下、本科(或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工、技师)、硕士研究生(或副高级职称)、博士(或高级职称)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3万元、5万元补贴。 案例 企业员工享受福利更有归属感 “河源高新区每年都有人才专项扶持政策,并以文件的形式通知企业了解到相关政策,我们会将政策宣传到各部门。”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刘猛介绍,2020年,集团旗下的两家公司申请到“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补贴”的人数分别为11人和13人。 《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后,激发了园区企业员工的购房热情。“我2019年在河源高新区购买了一套住房,从此把家安在了这里。”河源市西品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注塑部经理谌刚岩说。谌刚岩是湖南人,目前生活、工作都在河源高新区。他表示,随着河源高新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他感觉在这里生活及工作越来越便利。 刘猛表示,河源高新区的人才政策对企业留住员工有极大的好处,帮助企业减少人员流动性,稳定了公司各阶层的人才队伍,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 《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 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创业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河源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工作进程,河源高新区发布了《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 《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中对当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含广东省先进技术型服务企业)认定的,申报材料提交至省科技厅并获受理的,一次性给予补助5万元,获认定后,再一次性给予补助20万元。对已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在审计(税务)核定的研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3%(含)以上的企业,按研发费用支出的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案例 加快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硬”实力 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在2020年申报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通过认定,于2020年12月9日领取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在申请的过程当中,河源高新区委托了专业人员免费为园区企业指导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通过专家们的指点,更完善了公司的研发立项管理制度,研发管理也步入了正轨。”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刘猛说。 目前,西可公司有科技人员28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3.04%。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均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研发中心拥有充实的技术力量,科技人员均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及优秀专业技能。公司通过技术上的积累,在宽带移动通信终端、计算机及终端产品的通信技术、结构、外观、软件及生产工艺等方面获得了多项知识产权成果。近几年,该公司还获得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 开发新产品有利于促进企业成长,维护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地位。刘猛表示,有了政府对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的大力支持,企业也会更有动力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出更好的产品,创造更大的利润,回报政府、回报社会。 《河源市高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扶持政策“黄金二十三条”》 吸引港澳青年到河源创业就业 2020年,河源高新区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意见,推出《河源市高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扶持政策“黄金二十三条”》,大力推动河源高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基地是指高新区深河金地创谷、创智产业园及高新区管委会创办认定的港澳创新科技园),结合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发展实际,由河源高新区管委会设立1000万元扶持奖励资金,制定奖励政策,并委托河源市先科科技服务发展有限公司管理。 政策中所指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是指企业创始人为香港籍或澳门籍、港澳高校在籍就读或毕业的内地学生(本科以上学历),且所注册企业股东中香港籍或澳门籍人员及港澳高校在籍就读或毕业的内地学生(本科以上学历)累计持股20%以上,在河源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及地址为基地内,或根据河源高新区管委会安排落户在高新区范围内的企业。所称的港澳籍人才是指就业于基地内企业的香港籍或澳门籍、港澳高校在籍就读或毕业的内地学生(本科以上学历),年龄限制范围为18周岁(含18周岁)至45周岁。 免责声明:广东高新企业银税服务平台转载网络文章只为给用户提供更多详细资讯及最新政策分享,文章资讯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包含内容图片字体),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企业融资申请 ![]() |